为神七十年来的信实所激励

分享这篇文章

HB-01r

恭贺学院第七十届毕业生,欢庆毕业的同时也庆祝新加坡神学院的白金禧年!是次七十周年的主题:“新时代,新视域”既展望未来,也见证着神如何透过新神及其创院成员、合作伙伴、领袖和讲师团队,来履行神所托付的使命。

我们回顾先辈们如何以自己的故事成就“祂的故事”,借此祈愿大家能受到启发,在后疫情时代不可预知的挑战中,展望一个由我们信实的神所塑造的未来。

动荡时期的福音见证

1949中国大陆发生的事件,导致许多宣教士与基督工人转到其他国家生活和服事。其中一位是赵君影牧师,他来到新加坡,因着与福音自传会的联系,受邀开办“短期圣经学校”,并受到热烈欢迎。接下来,大家倡议成立一所全时间的圣经培训中心。

郭可模法政牧师

当日,一场历史性的会议汇集了来自本地各教会、福音自传会、海外基督使团、以及新加坡华文基督教联合会的领袖。会议由圣公会的郭可模法政牧师担任主席,与会的领袖们于1952年2月18日通过了创办新加坡神学院(Singapore Theological Seminary, 为新神的英文旧名)的议案,并于同年9月2日正式开课,共有九位学生。

创院初期的一项挑战就是寻找校园。期间的临时校园包括一座位于怡保巷可容纳三十名学生的房子、位于索菲亚路的马来亚基督教会,以及一座位于巴克路,后来学院于1954年购入的房子。第一届毕业典礼则在1955年于圣公会真光堂举行,共有六名毕业生。

 

郭牧师出任董事会的第一任主席。一块原先竖立在他墓园的纪念碑,如今搬移到校园的第一座建筑,上面一副对联写着:“可敬良牧一生事主爱人 提倡公益普济群伦 活是基督永垂万代景仰 模范先师终身克己救世 关怀神学培植后进 睡在主里长享天国优游 ”

宣教士组成的讲师团队

 

赵牧师一生的目标是“遵行主的旨意去服事这一代的人。”

赵君影牧师/博士

 

学院另一基本需求是讲师团队,神按着祂的时间和方式丰富供应给我们。赵君影牧师担任代院长,直到1956年离新赴美。早在1953年赵牧师就邀请了来自美国Church of the Open Door的宣教士包贺生牧师/博士(Rev. Dr. E. N. Poulson)夫妇加入学院。起初包博士透过翻译教导操华语的学生,自1958年,他在新开设的英文神学系任教并担任教务主任,忠心服事长达三十五年。

 

孔保罗牧师曾在中国、新加坡和越南等地,协助开展这些地区的校园福音事工。

包贺生牧师/博士与包贺生师母
孔保羅牧師

我们的宣教士讲师透过他们的教导、行政和生活榜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来自海外基督使团的包括梁德纯女士(Elizabeth Laing),我们第一位的图书管理员;开设英文神学系基督教教育课程的杨爱莲女士(Eileen Kuhn);还有何维德牧师(Rev. Max Orr)夫妇。来自挪威信义会差会的杜路安牧师/博士(Rev. Dr. Ola Tulluan)是一位杰出的足球员,他也担任英文神学系教务主任。另一位海外基督使团的宣教士孔保罗牧师(Rev. Paul Contento)在1956至1960年担任代院长和教务部长,之后与妻子Maida前往西贡(胡志明市的前身)服侍。

建基于祷告和神眷顾的学院

首任院长于牧师的座右铭是“全心信靠神的供应、专心聆听神的话语、恒心在圣灵里祷告。”

于力工牧师
王峙先生

力工牧师于1958至1959年间担任首任院长。由于财务拮据,他带领全院为购置亚当路九至十一号的地段禁食祷告。领导层深信这地段的未来发展潜力,于同年购买了这块地。王峙先生于1961至1962年间担任第二任院长。1962年,学院的英文名字改为Singapore Bible College。

 

第二任院长王先生在第二座院舍的餐厅里的两根柱子上,题写了一幅对联,勉励学院群体以诚信服事:“敢问存心是否专诚读经祈祷传道为事;岂容在座参杂冒充得救奉献蒙召之人”。

叶恩汉牧师曾在棉兰、吉隆坡及新加坡牧养教会。1962至1969年间,主持一个由他与包贺生博士和梁德纯女士组成的行政委员会。叶牧师随后于1969至1978年间,坚定不移地担任第三任院长。他祷告并成功地说服麦希真牧师/博士于1975年加入新神,出任副院长一职。

第三任院长叶牧师的座右铭是“为己无所求,为主无所留。”

叶恩汉牧师
第一座院舍建成后,于新院舍的天台筵开四十席作为感恩庆祝!

1968年,新神迎来了新建成的三层楼高之院舍,里面设有办公室、学生宿舍、教室和一个崇拜厅。这就是今天的第一座院舍。之后,充满活力和创意的麦牧师与深思熟虑的叶牧师配搭,进一步增加了校园的设施。第二座院舍于1977年落成,设有讲师宿舍、餐厅及一个设在地下层的图书馆与会议室。同年学院也购置了相邻的亚当路十三号物业。

1979年,学院高兴地迎来了第四任院长麦希真牧师。同年,新神的神学文凭和神学学士学位通过了亚洲神学协会(ATA)的认证。1985年,英文神学系的三个硕士课程(道学硕士、圣经研究硕士及基督教研究硕士)也获得了该协会的认证。

麦希真牧师/博士
Madam Chan Wing Huen

麦牧师与师母陈永萱女士马不停蹄地在世界各地奔波,为将于亚当路十三号兴建的三层高的第三座院舍筹集资金。这座院舍提供了学生和讲师的宿舍,并设有管风琴的礼堂。这符合麦牧师对开设圣乐系(SCM)的愿景,并于1983年实现了这异象。当时他邀请了福音自传会的主任、也是男高音的张宝华牧师策划圣乐系的发展,并担任其第一任教务主任。

张宝华牧师l在1986年,路易·帕罗(Luis Palau)于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布道会上,张牧师带领了全体与会者一同唱诗敬拜。

学院的荣誉院长沈立德牧师/博士为麦牧师撰写了一篇悼词,大家可点击这链接参看:https://swiy.co/CqSc.

 

在群体中服侍群体的仆人领袖

沈立德牧师/博士

新神的每位院长,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服侍,其成员均来自不同宗派与专业的敬虔领袖。同样地,1992年出任第五任院长的沈立德牧师/博士,也得到了董事会的明智建议及热烈支持,使他能够传承学院的使命。

 

 

叶淑仁长老
当年董事会的主席刘得恩会吏长的领导稳健且富有牧养心肠;董事叶淑仁长老也以她的敬虔、智慧,甚至守时而影响许多人。

新神为着服侍众教会而持续发展。1999年学院开设教牧学博士课程,借以提升牧者的知识与服事技能。第七座院舍于2001年落成,提供教学行政办公室、两层的图书馆及一个崇拜厅。

新神校友陈世协牧师/博士于2002年被委任为副院长,并于2006年受委为第六任院长。他领导了第五座院舍的建设,用作讲师与学生宿舍,于2008年竣工。

第七座院舍的崇拜厅建有七个圆形窗户,象征着金灯台的亮光,从而标志神的临在。第七座院舍还设有一个十字架形状的天窗,提醒我们要以基督为中心。

 

陈世协牧师/博士

为了回应新加坡与周边国家的社会变迁和需求,在2009年,基于全人服事的愿景,新神设立辅导学系,提供以圣经为基础、具备神学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辅导训练。

一直以来,新神都鼓励本地与海外学生住在校园;校园的建设提供了跨文化的群体生活,使神学训练层面更为丰富。

2014年,陈世协牧师返回美国牧养洛杉矶第一华人浸信会,沈立德牧师被任命为代理院长。2016年,新神校友与时任华文神学系教务主任的谢木水牧师/博士被委任为第七任院长。

神学教育的深化愿景

2017年,新神迎来了第六十五周年院庆,也适逢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纪念。这成为深化学院的愿景、训练忠心的基督仆人的契机,包括提供正式、非正式和非形式化的神学教育。

为了实现这全人神学教育的愿景,我们提升了资讯科技设施以提高效率、为图书馆订阅资源丰富的数位神学图书馆、并设立了“教学中心”,运用数位教学工具进行实体和线上教学。智慧型教室和协作学习空间也同时在建设中。

疫情期间,超过三万名牧者、教会领袖和平信徒,参与了我们提供的混合式课程、研讨会、网络研讨会和辅导服务。

智慧型教室

为了提升校友的事奉技能,学院于2019年设立“仆人领袖中心”。华文神学系现在提供职场事工进修文凭课程,英文神学系提供跨文化研究硕士课程,圣乐系提供音乐与崇拜领袖事工硕士课程,辅导学系于2021年开设华文课程。

因应开发中国家对具备相应资格的圣经教师之需求不断增加,“进深研究所”重整了神学硕士和教牧学博士课程,并于2022年推出了哲学博士课程。

这些持续发展让我们能够应对疫情的挑战,并见证神如何通过新神继续祂的使命。有了强化的教导和学习设施,以及群体生活的坚实基础,新神得以继续为来自近二十个国家、约四百名学生提供实体与线上的神学训练。

新时代 新视域

在未来的三十年,亚太地区将是基督徒人数迅速增长的唯一地区,预计将达六千万信徒。如果以一位牧者牧养两百名会众来计算,那么就需要培训三十万名牧者。新神可以为此作出贡献。

神已赐给我们一个涵盖四十多个国家的校友网络;我们需要与校友和其他机构配搭,为主装备工人。我们需要上帝呼召和差派的讲师;他们需要具备透过神学教育来推动使命的热心,一颗建立基督身体的牧者心肠,以及在研究、撰写和教学中应对全球新现实处境的学术涵养。为了未来的重大任务,请继续透过您的祷告和奉献支持我们,特别是支持我们的讲师团队。

愿神在我们为祂荣耀计划所献上的一切努力中,鉴我忠诚!

 

分享这篇文章

相关文章

院长的话
Rev. Dr. Clement Chia

建立一个融合的学习群体

新加坡神学院是一个跨文化的门徒群体,成员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包含多个族群、不同语言、多元文化及宗派传统,一同效法基督并跟随历代门徒的脚踪,从而落实整全的神学教育。在瞬息万变的后疫情时代,学院全力建立一个融合的群体(a fusion community),为讲师与...

阅读更多 »
院长的话
Rev. Dr. Clement Chia

不要文化战争,只要宣扬福音!

In this age where social media fuels information flow, anything related to geopolitics, ethnicity, culture, gender, or human rights can trigger responses from anyone in any part of the world at any time. It is heart-wrenching that this has…

阅读更多 »
院长的话
Rev. Dr. Clement Chia

新时代、新视域

新加坡神学院庆祝70周岁——白金禧年! 为七旬长者的健康之故而提供彻底的身体检查,我想并不为过。况且,经过三年的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如此体检更是合时且必要。这看不见的病毒对世上每个人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它首先攻击...

阅读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