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生命的牧养
进入后疫情时期的新常态,教会如何牧养多数居家办公学习的信徒?信徒如何牧养自己和家人?这是教会牧养人人,人人牧养的全新时机。
近来新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为了制止疫情在社区蔓延,避免群众集会,保持安全距离是主要的应对决策之一。教会响应这措施,暂停了实体聚会,改为网络聚会。从往常的台前服事,转换成镜头前;台下的参与,变成荧幕前。
教会将所有聚会迁移至网络上进行之际,不仅需要掌握相关技术,尚需有心灵上的调适。网络崇拜所需要的硬体设备与科技技术,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处理,教会可以在会友之中或者教会外找到专才协助。参与网络崇拜的弟兄姐妹,若不熟悉电脑运作,也可以透过学习简化的软体操作方式,经过数次的练习之后便可以上手。然而处理好相关的科技问题,是否等同于预备好参与网络崇拜?我们如何做好心灵上的调适,持续实践“按着心灵诚实来敬拜”的原则呢?
本文旨在协助读者在线上崇拜时,持续忠心地实践“按着心灵诚实来敬拜”的原则。以下以神学与实践两个面向探讨网络崇拜的实意。在神学面向,透过解析敬拜与圣餐的意涵,探讨如何活出“按着心灵诚实来敬拜”的原则;在实践面向,本文提出建议,协助读者更好地预备自己参与网络崇拜。
首先,教会并非停止聚会。教会乃是暂停实体聚会而改为网络聚会。这是我们需要认定的基本理念。反而,若暂停了实体聚会,而没有其它的聚会形式来取代,是违反了希伯来书10:25的命令。或者教会提供了网络聚会,但如果有弟兄姐妹没有上网参与,也违反了这经文的命令。(除了各种无法上网之因素外)
第二,没有了实体聚会,我们依然需要将主日分别为圣。不论聚会形式如何,主日仍旧是主的日子。所以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聚会形式不决定主日,主日也不受聚会形式影响。
第三,网络崇拜可以考验我们是否“靠着圣灵按着真理”敬拜。耶稣带出敬拜的实意,主要是回应撒马利亚妇人所提出在哪里敬拜的争论(约4:20-24)。因此,我们如何面对聚会地点和形式的改变,显示出我们是否受地点捆绑。我们会不会过于习惯到教堂敬拜?会不会过度依赖自己习惯坐的那张椅子或那个位子、那个角度?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并且到教堂也是需要的。但这次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敬拜方式,正好成为检视自己敬拜心态的好机会。我们不习惯新方式,到底是过度依赖旧方式,还是新方式真的有问题?
再者,如今在家面对荧幕敬拜,我们是衣冠楚楚,还是穿着睡衣?这考验我们过去到教堂的穿着打扮到底是为了人还是神?我们穿着整齐出门,当然少不了是为了人,因为如果披头散发、穿睡衣来教堂,会引人侧目。但这仅是为了人吗?如今在家里,只有你和神(暂时不考虑家人),你认为神配得你如何装扮?毕竟这不是平时的灵修祷告,而是主日敬拜。
最后,网络敬拜并非虚拟敬拜。随着电脑网络科技的进步,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虚拟敬拜。所谓虚拟敬拜,有如虚拟游戏,应有尽有,包括教堂、会友、诗班、牧师等,全都是虚拟人物,在进行一场崇拜,你可以设定自己为其中的一位虚拟人物,参与其中,或者以真实本人,在荧幕前参与。然而,网络崇拜,是以网络为媒介,一个真实的集体敬拜,参与者都是真实的人,无论是预备、带领和敬拜等。然而,若不小心,网络崇拜容易变成虚拟敬拜,一切由电脑设计和播放。所以要谨慎,网络敬拜是人借用网络科技进行敬拜,不要演变成人参与科技的虚拟敬拜。
总结上述可知,网络崇拜并非停止聚会,而是暂时以不同方式敬拜,所以我们仍然要将主日分别为圣。这新的敬拜方式,是很好的机会检视自己是否以心灵诚实敬拜,当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不复存在时,我们能否仍旧预备好自己的心,专注的敬拜?
网络崇拜中敬拜、讲道、奉献、报告等环节都容易进行,但圣餐就较为棘手。本文无法全面探讨圣餐的神学,但基于当前处境的需要,提出三方面思考:圣餐的本质、必然性和次数,借此鉴定网络圣餐和暂停圣餐的合宜性。
第一,圣餐的本质,我们要思考两方面:饼与杯的本质和一体性。首先,不同传统对饼和杯的本质有不同理解,但是不论是变质论、同质论、临在论或象征论,都需要由教牧人员祝祷后方能施予。所以问题是,如果排除会友如何取得饼和杯,教牧用“远处遥控”式祝祷,是否被视为有效?事实上,教牧人员拿着饼和杯,与凭着信心为不同地方的饼和杯祝祷一样见效,那么即使是透过网络实施圣餐,应被视为可行。
较具有争议性的是一体性的实践,亦即透过一个身体和一个饼(林前10:17),进而带出合一。教会崇拜中,往往是透过集合一起,从一饼擘开递给与会者来象征此一体性。多数探讨这课题的文章基于此考量而认为网络圣餐不符合圣经;然而,圣经提到一体(合一)的时候,同时指向实体和属灵含义。地方教会的一体性,确实可以从他们的一起性呈现出来,但普世教会的一体性则侧重属灵意涵,两者孰轻孰重?地方教会即使有实体上的一起性,但若缺乏属灵的一体性,就重蹈哥林多教会的覆辙,面对保罗的严厉责备。此外,若具有属灵上的一体性,而暂时无法有实体上的实践,并不影响教会的合一,犹如普世教会虽难以聚集同一处,但是在主里合一一般。
第二,圣餐的必然性。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在崇拜的时候必然涵盖哪些项目;目前教会崇拜的一般程序,是历代圣贤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各个教会在各自的传统规范内,也仍有空间决定涵盖哪些项目。基于过去流传下来的传统,我们可以知道,圣餐在教会信仰生活中是必须的,因为圣餐是耶稣所设立的圣礼,然而,并非每次聚会都必定实施圣餐。
第三,圣餐的次数。众教会施圣餐的次数不尽相同。多数教会每月举行一次,有些教会则选择每周、每季、半年或一年一次,这些不同并不意味着每周施圣餐的就比每月、每季或更久的教会更属灵,圣经也无提出次数是个问题。各教会需要衡量,为了纪念主,多频密实施圣餐乃属合乎中道。基于上述因素,在特殊处境下,少一两次圣餐是可以接受的。
从以上三层面思考圣餐,我们可以下结论,网络圣餐是可行的,因为圣职人员在远处祝祷,并不影响圣餐的神圣圣礼的执行,也不违反教会属灵上的一体性。同时,基于圣餐的必然性和次数的思考,暂时没有施圣餐并不违反神的心意。重要的是,我们当如何预备好自己,用不同的方式守圣餐纪念耶稣基督。
网络崇拜是可行的,然而我们准备好以这新的方式敬拜了吗?以下提出几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弟兄姐妹预备好自己,经历并落实心灵诚实的敬拜,深信必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至于网络圣餐,也需要格外谨慎。在网络上举行圣餐的程序可以跟往常一样。教会比较常询问的是如何分饼和杯?以及是否能够让弟兄姐妹自己预备饼和杯?逐一回复如下:
总而言之,在此非常时期里,让我们经历属灵合一的真实和宝贵,让我们认真参与网络崇拜,重新认识和经历神,知道祂不只是在教会的聚会里,也在我们的家里;不只是在实体的聚集里,也在网络的空间里,因为祂是充满万有的神(弗1:23)!
进入后疫情时期的新常态,教会如何牧养多数居家办公学习的信徒?信徒如何牧养自己和家人?这是教会牧养人人,人人牧养的全新时机。
阻断措施虽然放宽,但回去教会实体聚会好像还要一段日子。原本只是为应付暂时的视频牧养,现在看来似乎需要更认真去设计以达对不同群体有更有果效的牧养,为日后实体聚会接轨。以下是按不同年龄层一般上对视频使用的适应作出网路牧养建议...
For many, the Circuit Breaker is an inconvenience and a waste of time. ...
近来新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为了制止疫情在社区蔓延,避免群众集会,保持安全距离是主要的应对决策之一。教会响应这措施,暂停了实体聚会,改为网络聚会...
过去数个月全世界都凝视着死亡,人们日复一日,目睹各国感染冠状病毒的死亡人数节节攀升,不论我们与这些死亡案例的物理距离是否遥远,透过网络链接,我们仿佛日日参与着数以千计的丧礼...
Living in Singapore, we are somewhat numb to COVID-19’s vicious appetite to kill—only 3...
In the past few months, the whole world has been staring death in the...
What COVID-19 has done to the families is unbelievable and unprecedented. Families that have...
In the Christian responses to the COVID-19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a couple of...
For the last couple of months, corporate media and social media have been consumed...
To glorify God by training faithful servants of Jesus Christ to edify the body of Christ and to make disciples of all nations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9 – 15 Adam Road
Singapore 289886
Tel (+65) 6559 1555
Fax (+65) 6559 1550
Mon-Fri: 9:00–17:00
Weekends/Holidays: Closed
Closed during lunch: 12:00–13:00
A quarterly newsletter that responds to socio-cultural challenges from a biblical worldview.
© 2020 Singapore Bible Colleg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